收集其实也一样。
安小老太太在收集的过程中时常想起三毛的一篇写拾荒的文章。
说拾荒的眼力是需要锻炼的,这种不断的训练会让你看到许多别人看不到的东西。
两个人一起走过一片大型垃圾场,有的人一无所获,只看到满目无用的废物。而另一个人却收获了不少有趣的好东西。
其实收集的过程也一样,是一种自我训练,经验的积累和进步的过程,是一种有滋有味的不断进步。
怎样在大量的日常对话中,迅速有效的发现那些可借鉴或是提炼的句子,不是一天可以达到的,并且在进步的过程中,错失了很多而不自知。
但是只要你坚持下去,就会不断的取得进步和收获,并且开始逐渐的感受到进步的成果。同时,也会总结出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窍门。
有的时候,在收集的过程中,仅仅有一双耐心倾听的耳朵还是不够的,还需要一点能够化繁为简的提炼能力。有时则需要一点化简为繁的想象力。
其实这种想像力也可以称之为脑补啦。
在脑补方面,某位兔子小姐虽说总是强调细节,又总爱跑偏,但不可否认的是,脑洞也确实不小,而且数量众多,几乎快赶上了冬天的冻豆腐。
举列说明,当刚才智清师傅说起童年时候对龙王牡丹的印象的时候,某脑补党的脑海里就不由自主的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在两株巨大的盛放的百年牡丹花下,一个矮矮小小的稚童,仰起的小脸上,表情是天真的好奇又夹杂着本能的敬畏,就觉得那情景几可入画。
可惜,她不会画画。
但她擅长脑补。
她拿不起画笔,但她可以尝试着拿起钢笔,虽然由于天赋和能力的限制,最后表现出來的,不及她自己脑补的百分之一,不过,反正也是自娱自乐,尽力就好。
智清师傅让她的那堆臭理论忽悠得高兴,本來话就有点多,这下话就更多了一些。
针对安然所听说的各种关于龙王牡丹的传奇版本,热情的智清师傅一一给了考证式的说明,比如,到底有沒有那位为了牡丹而死的老僧人。
智清师傅的答案是,既可以说有,也可以说沒有。
说有,是因为当时确实是有僧人专门负责养护那株龙王牡丹,这位僧人也确实是在文革当中去世了。
而龙王牡丹被人连根毁掉的那天晚上也确实有僧人上吊自杀了,但与龙王牡丹被毁并沒有直接关系。
说沒有,也是因为这两位先后与龙王牡丹扯上关系的僧人并不是同一个人,与传说中那位为了牡丹而死的僧人情况不同。
前一位养护龙王牡丹的僧人早在文革开始的时候,就因为年老多病而折不起折腾卧病在床,又沒有得到治疗早早的去世了。
龙王牡丹也因为当时庙内一片后慌马乱,人心不稳,老僧人的去世,那一年不仅沒有开花,反而开始有了枯萎的迹象。
于是引出了另一个,安然并不知道的版本的传说,说是花灵心痛世道的混乱,而早早的自毁其身,愿以自身來代替世人承受劫难。
在龙王牡丹被连根拔掉的那个晚上,上吊的是一个中年僧人,而不是老年的,他已经经历了一阵子的批斗,在那天又经过了新的一轮批斗游街之后,在心理上终于崩溃,在哭号了一通之后,选择了上吊自杀來解脱所处现实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