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吴笛是绝对不会让自己的第三部《三国》系列小说出任何差错的。
在吴笛的笔下,郭嘉是个清俊的男人,有一股不羁浪子的风范,体弱多病,不拘小节,最令人深刻的,则是郭嘉那一双能够看透人心的深邃眼睛。当然,郭嘉能这么让人追捧,他的早死也是很大的原因之一。连《三国杀》中他都有“天妒”这个技能。
至于为什么郭嘉有个外号是“鬼才”,那当然是他有不少策略是非常出人意料的,别人根本想不到这种计策,而且他的计策赌博性非常高,可又不得不承认那是他对人心的把握。
郭嘉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其实算是个心理大师,他所贡献的计策,每一条都出人意外,每一条都有可能带来巨大的危险,每一条都取决于敌手的心理状态是否严格遵循他的调度——
且不提郭嘉那最著名的“遗计定辽东”了,其实在三国中著名战役官渡之战这段时期,郭嘉的“鬼才”便体现得淋漓尽致。
当时曹操大军正与袁绍在官渡相持不下,敌强我弱,形势堪虞。与此同时,曹操又颇为担心身后那个不安分的枭雄刘备,怕他突然难,在背后捅上一刀。
但正面的强敌已不克应付,曹军又怎能分出兵马,实施两面作战呢?
郭嘉说‘可以‘,而且事不宜迟,必须趁刘备目前根基未稳,民心未附之机,急出重拳,把刘备一举打败。
至于袁绍,郭嘉料定他不会有何动作。‘绍性迟而多疑,来必不,‘这段时间差,正可用来消灭刘备。
这难道不是一个规模更大的‘空城计‘吗?使这项大胆计划得以成立的唯一条件,就是袁绍在该出手时不出手,不然,曹操将遭灭顶之灾。
然而一切都按照郭嘉预料的那样生了,还有也是在曹操与袁绍相持于官渡时期,说是孙策要来偷袭许都,这让曹操一方非常担忧,毕竟孙策可是江东小霸王,所以当时曹操手下有不少都已经暗中向强大的袁绍献媚了,要不然曹操赢了以后,为何要将手下的什么书信全部烧掉,就是为了安抚人心。
结果郭嘉却非常淡定地表示:主公根本没必要抽出兵力去保卫许都,因为孙策来不了。
根据他对孙策的透彻了解,郭嘉断言孙策必定会在半路上死于刺客之手——与其说这条计谋大胆,不如说它荒诞,难道能将曹操大军的命运,能将曹操‘天下归心‘的雄心寄托在那几个天知道会是谁的刺客身上吗?难道能保证这些刺客不仅能够得手,而且一定会在孙策赶到许都前得手吗?
当年为陈寿《三国志》添注的裴松之先生,读到上述记载显然也被弄傻了,他的大脑想必只能理解所谓‘上智‘,对于郭嘉在这里体现出的‘神智‘,则无能为力,因此,他断言孙策后来死于许贡家族的刺客之手,只是一个巧合而已。
然而这看似巧合,实际上却是因为郭嘉有着惊人的胆略,他的作战计划总是最大程度地追求效率,为此不惜将风险系数每次都置于高危点上,他对对手心理的揣摩已经到了神而化之的程度。
历史上本就有这样精彩的桥段,吴笛所要做的,就是将这些全部写到书中,以她的文字掌控力,能将这样的情节写得更加精彩,让郭嘉这个人物散出更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