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重莲爱怜地抚了抚季崇宇头,心中一阵感动,这小子事事都能想到她,也不枉她疼他一场。
族学里没有设女子学堂,因为这个时代人也是真觉得女子无才便是德,上京世家子女倒是有请女夫子教习惯例,但如今回到了丹阳,怕是大太太也再舍不得出这个钱了。
季重莲早预见到了这一点,也不介意,只盼着季崇宇能读出个名堂来。
大年三十家家团圆,是不能拜年,但子夜一过,几个儿孙辈便跪了季老太爷老太太跟前,说着一番吉祥祝福话语,人人得了红包打赏,这便各自回苑里歇息了。
丹阳习俗初一按惯例是不出门,家吃饺子,是取团团圆圆意思。
初二请姑爷、姑娘回门,是娘家人聚道日子,四姑太太远上京回不来,也就只有大姑太太带着家人过来了,俩家就挨着住,也无所谓远近了。
初三会亲家,姑姨叔舅之间串亲拜访也开始了,季家渐渐热闹了起来。
初四初五会朋友,这种拜年方式倒是传统,只是季家人离开丹阳久了,就是有朋友,那关系也生疏了,不过眼下却也是重热络起来机会。
到初五以后,仍可以拜年,就不论是谁都可以拜了,初一至初五家里还讲究“只进不出”,串亲访友拜年都要带礼物,但是一般不允许把自家东西带出门,而是到街上买,否则一年家里要失财,而这五天就连垃圾都必须堆角落,不能扫出屋外,鞭炮碎屑也不清扫,外院堆着。
四老爷季明宣倒是趁着这个机会,又得了大太太委派,带着大盒小盒礼物直奔族长家而去。
族长与季家虽然同宗,但却已是出了五服关系,一个是本家,一个是偏枝,就是有亲源,也远得数不出来了。
季氏族长也算是丹阳有名乡绅,出资建房,铺路搭桥,造福了一方百姓,虽然自己没有官身,但族中子弟出仕也不少,就连知府老爷也对他多有敬重,往来之人多是清贵书香之家,善名与贤名远播。
对于曾官拜翰林学士季老太爷多有耳闻,但并未深交,此刻季明宣带着厚礼,又是这样热情地上门来,倒着实让族长很是吃惊。
但问明白是何因由后,族长心中便坦然了。
虽然丹阳有名望之人都忙着和季家划清关系,但他却不可,族长是一族表率,他关注目光应该投向全宗族子弟,而不应该因为某些因由便拿错眼看人。
再说季家如今有五位哥儿正是适学之龄,要上族学也是理所应当,总不能因为季老太爷关系便将人拒之门外。
一番寒暄之后,族长见季明宣一表人才谈吐不俗,心下也生了几分好感,对于季老太爷一事也只能感叹时运不济罢了。
就这样,有季家族长保荐,季家几位哥儿上族学之事也随着季明宣地满意离开而踏上了正式规程。</P></P></DIV>
<T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