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以前是讨论过的,何主任对于我的想法是支持的。”林振华道。
他这话倒也不是说谎,他与何海峰在一起聊天的次数很多,类似于这样的想法,双方也的确交换过意见。林振华提出的这个方案,在后世是很平常的,但在当时的中国,还比较新颖。何海峰是一个思想非常开放的人,对于这种具有开拓性的想法,一向都是非常赞赏的。
“老顾,你觉得小林这个想法怎么样?”左济民问道。
顾嘉骅没有回答,而是看着林振华,笑而不语。
林振华向顾嘉骅还以一个灿烂的微笑,说道:“顾司长,你不用这样看着我。你放心,如果我们汉华重工有发包的机会,我们肯定会把最主要的部分都发包给咱们石油系统的企业的。”
“哈哈哈哈!爽快!”顾嘉骅笑道,“我等的就是你这句话呢。”
“顾司长真是老……咳咳,那啥……”林振华话说到一半,觉得措辞上有些不妥,连忙又咽了回去。
顾嘉骅没好气地斥道:“你不就是想说我老奸巨滑吗?我替你说出来了。”
“我本来是想说您老谋深算的,好像也有点贬义哦。”林振华讷讷地说道。
其实,就算顾嘉骅不逼林振华,林振华也是打算把最主要的工程发包给石油系统内的装备企业的。乙烯项目里涉及到许多大型压力容器的制造,在国内只有几家石油化工机械厂有这样的生产经验,这些设备不发包给他们,还能给谁呢?至于上百台压缩机、离心泵之类的化工机械,林振华会给汉华重工留下一部分,但其余一些也是要发包出去的,而国内有生产经验的,同样也还是这些化工设备企业。
不过,即便是如此,顾嘉骅还是需要林振华表明这样一个态度才行,这件事涉及到石油部的核心利益,那是不能马虎的。
“老左,我认为小林的建议具有可行性。”顾嘉骅得到了林振华的承诺,便开始为林振华说话了,“当然,具体这个项目如何发包,还得请计委来把关。此外,即使小林他们中标了,计委和石油部方面,也还是要派出一个工作小组,负责监督整个项目的执行过程。毕竟是上百亿的大项目,完全放手是不可能的。”
“那好,你们石油部拿出一个意见来,毕竟对于乙烯这个东西,你们了解得更为专业。如果你们认为小林的汉华重工具备承担这个项目的实力,那么计委方面应当是可以考虑采用这种招投标的方式的。不过,这还是一个新生事物,我们也需要讨论一下,论证一下,这不是我一个人能说了算的。”左济民道。
“老左,你尽量去协调一下,我在石油部这边,也会尽快地拿出一个意见来。我觉得小林的这个想法是非常有意义的,反正我们是要搞乙烯的,拿出一套来培养我们自己的队伍,也是非常值得的嘛。”顾嘉骅强化着左济民的想法。
大型乙烯装置的国产化,一直是石油部的一块心病。早先看不到希望,大家也就避而不谈了,现在林振华声称自己能够拿下这样的项目,一下子把顾嘉骅心里的**又点燃了。如果能够在自己的领导下,实现了乙烯装置国产化的零的突破,那将是多么有光彩的一笔政绩啊。
顾嘉骅知道,林振华是企业里的人,成绩再大,也不可能盖过官员的风头,而在官员之中,顾嘉骅无疑是最有资格享受这个荣誉的人。想通了这一点,顾嘉骅对于推进这个项目的积极性就异常高涨了。
“如果有可能的话,我希望不是一套,而是……最起码两套。”听到两位官员都支持自己的意见,林振华开始得陇望蜀了,“我的意思是说,计委要批准这8至10套乙烯设备,肯定也不是同时批准的,前前后后,怎么也得拖出四五年时间。我们可以先做一套,如果成功了,那么计委就再给我们一套。”
“老顾,你看看,我说小林是打算替我们计委当家?”左济民笑道,“看来我还太保守了,我原来以为要过几年,结果小林现在就开始替我们做主了。”
林振华道:“左司长,我的意思是说,计委这边毕竟是管宏观经济的,对于具体的技术问题,肯定了解得不够。乙烯项目未来的发展趋势,必然是大型化,80万吨甚至100万吨的规模,在十年后必将成为主流。如果咱们一下子就上马10套30万吨的,未来就会成为鸡肋。”
“依你之见呢?”左济民问道。
林振华道:“依我之见,我们可以先上马3至4套30万吨的设备,其中1套交给我们汉华重工来组织建设。有这3至4套设备,已经能够基本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了。我们会尽量利用这1套30万吨设备,来形成我们的研发和制造能力,再往下就可以直接冲击80万吨了。”
“好!我完全赞同。”顾嘉骅说道,“小林说得非常对,乙烯的大型化是未来的必然趋势,我们国家目前没有引进更大规模的乙烯装置,只是受到财力的限制而已。如果我们有可能形成独立自主的80万或者100万吨乙烯装置制造能力,那我们就相当于一步跨入世界石化行业的先进国家行列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