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52小说 > 龙溪河水向北流 > 006 初次交锋

006 初次交锋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一个上午,谁也没来。王建华百般无聊地从床铺垫层抽出一把稻草,允作芦苇编起“芦蓆”来。林木森这才知道,编芦蓆是从中间开始,然后将像菱形的两个角的分别向两头打。王建华编的很匀称、精致,林木森得很入神。

王建华说:“这是‘二纹席’,每次把两根芦苇片放在一起一上一下的编。”

林木森说:“我们队里挺羨慕你们。”

王建华说:“羨慕?‘钱北片’五个大队,年年太湖大队倒数第一名。”

林木森说:“可你们的私下收入高!”

王建华说:“一家不知一家难。太湖大队说是人少地多,可沿太湖地势低,年年遭泛。干脆象兆丰,是水洼地,种菱角、湖藕倒也省心。望着太湖边上一大片地,种薯不发,栽桑不旺;芦苇倒长得旺,象白茅根,根钻到哪里长到哪里,好好一块红薯地,三天不去,就要到芦荡里去寻薯藤了。”

王建华的话说得有些邪乎,林木森知道芦荡南进是太湖大队最头痛的事,只要有芦苇的地方,就是一簇簇,一片片,繁繁茂茂,蓬蓬勃勃,成林成海。前年,响应“农业学大寨”,太湖大队向芦荡进军,开垦了三五十亩地,结果年年都要花大量的劳力去截芦根。

王建华说:“太湖大队种田产量低,养蚕桑树少,全靠这片芦荡,祖辈都编芦蓆,手快的一天能编九张、十张,慢的至少一天也能编六、七张。利高时每张芦蓆赚得一角四五,利薄时每张芦蓆也有一角一二。可近年来钱北供销社不收了,说是收芦蓆没利润,社员只好自己去卖。可城里大单位只收集体的,社员只好四处去奔。说是自己卖价格高,扣去花销,多赚不了几个,还影响了出工。今年开展‘运动’,打击投机倒把。几个社员运芦蓆时,正撞上刮‘红色风暴’,他们没有供销社调货单,被‘城市民兵’没收了。社员心痛,争吵起来,事情反闹大了。人被关了三天,事情还反映到县里,县革委会下文让公社严查,大队挨家挨户收缴,县里倒是把芦蓆、芦栅收购了,可把碾好的芦片条也让送去了造纸厂,还让大队把生产队的芦荡收回了。转眼就要收芦苇了,真不知道还允不允许编芦蓆……”

林木森知道这事,钱北四、五队的青龙潭与芦花漾一带也有芦荡;每年也编芦蓆、压芦栅。数量不多,可社员到处推销,影响极坏。“一打三反”时,太湖大队出了事,大队也作“重点”打击过,缴了批芦蓆、芦栅,正好大队在芦花漾建养鸡场就征用了。

林木森说:“城里单位只收集体的,大队不能办个芦蓆场?”

王建华说:“我哥哥他们议过,几个队摆不平。编芦蓆各有技巧,同是一样多料,有的人能多编一二张蓆。大家都想自己在家编,队里又怕没人出工。还有,大队编了芦蓆谁去卖?有‘能耐’的在公社掛了号,不能出面;靠得住的胆小,不愿出面。”

王建华的哥哥王建民是太湖大队的党支部书记,最近也头痛,芦荡收回容易放出难。想想今年的蚕、稻都不太好,结婚时借的债还没清,娘子空有一手编芦蓆本领,王建华有些焦急。再一,林木森是个“知青”,与他扯生产是太湖里放酱油——无济于事。他一闭嘴,林木森误会了;想想自己眼下的“身份”,也闭上了嘴 。

中饭后,王宏铭来了。脸色很严肃,马脸拉得很长。陆宝林先进门,挥手让王建华出去;搬把椅子放好,让王宏铭坐。

瞧瞧林木森惶恐不安的表情,王宏铭轻轻地舒了一口气;他侧转脸去,用很平淡的口吻说:

“你坐。昨晚就要见我,建华、大牛都说,你一个晚上都没睡,来态度还挺端正;说吧!”

林木森谈了家里的情况。

“说完了?”王宏铭轻蔑地一笑,说,“这件事公社早就知道了。七月份本打算调你来公社,我们‘函调’过。党的政策历来是,‘有成份论,不唯成份论,重在个人表现。’林木森,你父亲是‘走资派’也好,是‘牛鬼蛇神’也罢,公社从来没有以这个问题为难你,更没有歧视过你。是不是?现在,说说自己的问题。”

林木森感到了一种解脱;再一想,问题更严重了,还有比这更严重的事?他惶恐不安了;巴动着嘴,半天没说出一个字。

“来你还是没有考虑好,行,再想想。”

王宏铭向陆宝林耳语了几句,起身走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