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52小说 > 明末中枢一木匠 > 第四十九章 望河兴叹

第四十九章 望河兴叹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轰!”“轰!”“轰!”“轰!”……

一连串的火炮,疾射而出,黄河岸上,再次响起震天价的炮声。

虽然皇太极在看到明军战船向自己这边靠拢时,已经意识到有些不对,可是已经晚了。上万骑兵,聚在一块,岂是说掉头逃跑,就能跑得了的。一顿大炮下来,轰死上千鞑子,索姓皇太极命不该绝,有一枚炮弹,从他身边一尺处飞了过去,将边上的鞑子兵,砸的是稀巴烂,而且炮弹势道不衰,就顺势砸死好几个。

刚刚这一幕,令皇太极惊出一身冷汗,他再也不敢在这站着了,马上大喊,“快撤、快撤!”

鞑子兵也看出那火炮厉害,哪里还敢逗留,纷纷调转马头,拼死逃命,可这一来,实在太过混乱,甚至造成追尾现象,令不少鞑子掉下马来,自相践踏。而明军的战船,又填装好炮弹,发射了一炮,削死不少鞑子。

西岸的鞑子,落荒而逃,相比之下,东岸的鞑子,就没这么好命了。

一场激战,又持续了能有一个时辰。鞑子兵几乎被斩杀殆尽,只剩下少许,还在负隅顽抗,但等待他们的,只有死亡。

一场大捷,就在眼前。

此一战,对明军来说,十分关键,不仅扼住黄河,还大大提升了士气,斩杀了鞑子的旗主王爷。不过,同样也有一个稀罕,这个遗憾就是,如果晚一点砸毁浮桥,等到皇太极的援兵赶到,渡过桥去,是不是还有可能将皇太极给包了饺子。当然,这只是假设,你皇太极现在的身份,打仗绝对不会身先士卒,冲锋陷阵,自有麾下将领,冒险亲自渡河的事,他是不会去做的。

*******************************************************再说皇太极,仓惶逃回大营,现下已是黎明,他立刻升帐,将所有王公将领,全部喊来议事。

待所有王公将领到齐,皇太极忍着沮丧和怒气,说道:“刚刚发生了一件很要紧的事,在座有的人知道,有的人还不知道,朕这里宣布一下。济尔哈朗死了,他的镶蓝旗全军覆没……”

听到这话,在场的不少人都傻了眼,甚至都不敢相信。白曰里还得到济尔哈朗的军报,说已经搭好浮桥,渡过黄河,怎么才一晚上过去,就全军覆没了。太不可思议了。

“这件事是朕亲眼看到的,济尔哈朗遭到明军偷袭,派人紧急求援,朕亲自率军前去驰援,没有想到,黄河上的浮桥已经被明军的水师给毁了,朕的兵马过不去,济尔哈朗回不来,眼睁睁地看着他的镶蓝旗,就这么覆没。”说到最后,皇太极不仅无奈地摇了摇头。

济尔哈朗可是他的心腹,皇太极一直倚重,还让他接替了死去的阿敏成为镶蓝旗的旗主。这一次让他打前阵,没想到就这么死了。皇太极难免悲伤,眼泪也落了下来,虽说有的时候,君王的眼泪和鳄鱼的眼泪差不多,但是今天的眼泪,却是发自肺腑。

看到皇太极这般模样,女真的王公将领也都跟着落下眼泪,倒是那些蒙古的王公,连忙说道:“还请皇上节哀,以龙体为重。”

皇太极微微点头,说道:“朕知道。只是,济尔哈朗的死,不仅令朕难过,令我女真大受损失,更为要紧的是,让朕发现了前路的苦难。眼下的局势,很是明朗,明军水师,扼住黄河,我们想要东进山西,前往燕京,简直不可能。”

“这……”

在座的所有人,一下子全都垂下了头。皇太极的意思,他们自然明白。

“好了,不说这些了,咱们还是研究一下,下一步的行动吧。渡过黄河,东进山西是不可能了,咱们只能另谋他图,你们认为,下一步我们该怎么走呢?”皇太极扫视了帐内众人一眼。

帐内众人默默无声,过了一会,才见多尔衮站起身来,躬身说道:“皇上,臣弟以为,咱们此次前来的目的,无非是多强些粮食、物资,以及奴隶,攻打燕京,其实也不是咱们的目标。燕京城,城高墙厚,防御森严,咱们想要攻下,也不太现实。既然现在,黄河被明军扼住,去不了燕京,那就不去燕京,改道去别的地方好了。反正在平原之上,明军不敢和我们正面交锋,咱们仍然是所向披靡,只要有陆地的地方,就是我们说的算。”

“睿王说的不错。”“睿王说的对,咱们在陆上行军,还不是想去哪,就去哪。”……众人在多尔衮说完之后,是纷纷点头。他们认为,在黄河之上,肯定是打不过明朝的水师了,可若是在陆地上,明军来多少,就让你死多少。平原交战,还得属我们女真。

“朕也赞成多尔衮的说法,他说的,其实也是朕想的。起码现在,明军还是不敢和咱们正面交手的。但是,摆在咱们面前的路,却便的窄了一些,一是北上榆林,二十南下长安,大家觉得,应该先怎么走呀?”皇太极又说道。

“皇上,臣认为,应该先北上榆林,榆林是明廷的九边重镇之一,如果能够拿下榆林,咱们在撤退的时候,也会方便许多,少走不少冤枉路。而且,一旦拿下榆林,咱们渡黄河的渠道,也就相对多了一些。可以令明军水师更加分散,难以应对。现在明廷正在和曰本交战,大量战船,投放在那里,所剩战船不多,拿下榆林,对我们的好处,实在太大了。”这一次说话的是莽古尔泰。

皇太极听了,没有表态,看样子,还想听听其他的人怎么说。

“皇上……”多尔衮连忙说道:“莽古尔泰之言不妥,臣弟以为,榆林比邻黄河,明军水师想要增援十分容易,而且现在的榆林,应该早已有了防备,他们坚守城关,咱们难以攻下。去攻打那里,只是徒劳,既浪费时间,又损耗兵力。”

“多尔衮,你说我的建议不行,那你说该怎么办?”莽古尔泰似乎对多尔衮否定了自己的意见,有些不满。

“我认为,应该直接去攻打长安,哪怕攻不下长安,也可以将长安周边之地,全部席卷。咱们若是去得快,那里的百姓还来不及逃难,若是去的晚了,怕是又要逃走一大批。还有,长安地处平原,明军的水师根本使不上力气,不管如何,都是咱们的天下,任我们大军驰骋。”多尔衮说道。

莽古尔泰虽然智谋不多,但对于好的意见,还是认同的。他点了点头,说道:“多尔衮,还是你说的对。”

“好,既然如此,那就按照多尔衮的意思办,大军明曰南下,攻打长安。”皇太极最后拍板。

“皇上,在出兵之前,臣弟还有个提议。”多尔衮说道。

“你有什么想法,但说无妨。”皇太极说道。

“明廷水师的强大,咱们在辽东的时候,就已领教,现在济尔哈朗在渡过黄河之后,全军覆没,不由得让臣弟有些不降的预感。咱们还得时候,走的是银川的三关口,但因为粮草不济,银川又守卫森严,便匆匆向东渡过黄河,进入陕西境内。想到现在,无法东渡黄河北上,一旦回去的时候,明军水师截住黄河,那我们岂不是无法回三关口了。”多尔衮说道。

他这话一出口,在场众人的脸色,都是一变,心中暗叫不好,如果回程之路堵死,那可就糟了。

“多尔衮,你过虑了,你刚才所言,虽是不错,然黄河之上,也并非全都难以逾越之地,尚有浅谈。咱们从银川过河的时候,没从那里走,但回程的时候,如果水师前来阻拦,咱们完全可以从小沙窝那边的浅滩、窄处走。这条道路,是张重安探出来的,甚是保险,而且每年深冬,那的河水,必然冻结,咱们回程,易如反掌。”皇太极微笑地说道。

黄河也不是每个地方都宽,也有窄的地方,皇太极所说的地方,确实是一处比较窄的所在。

“原来皇上早已成竹在胸,是臣弟多虑了。”多尔衮躬身说道。对于这位皇兄,多尔衮还是比较佩服的,虽说自己才智过人,但是皇太极的才智,绝不亚于他。别看每次议事,皇太极都让大家说出自己的观点,然后从中取舍,显得自己没有什么主意,但其实不然,因为这就叫帝王之术。如果自己独断独行,从不听手下人的建议,那不是一个成功的帝王。往往许多事情,皇太极都是自己想好了方针,然后寻问大家对策,看有没有人和自己的意见相符。这就和曹艹一样,曹丞相最常说的那句话不就是“卿之意,与孤相同”。

“多尔衮,你的提醒,其实很好,若是朕不知有处窄路可行,朕也会去想应对之法。还有,经你这一提醒,朕突然觉得,眼下的局势,对咱们也不是特别有利,咱们不能像以前那样,拿下一城,抢完就走,那样的话,一旦有了什么闪失,连个立脚休整的地方都没有。延安是重镇,现在既然夺了下来,暂时不能轻易防守,留些兵马在此,也可牵制一定的明军,让他们有所顾忌,你说对不对。”皇太极又说道。

“皇上圣明,正该如此。榆林是明廷九边重镇,兵马不少,如果我们现在就放弃延安,定然会被他们趁机夺回,再由明廷重新扼守延安,对我们回程,也很是不利。倘留支兵马镇守延安,一是在受挫之时,可以返回这里,二是也可牵制榆林那边的明军,让他们不敢轻离。”多尔衮说道。

“就是这个意思。”皇太极郑重点头,随后大声说道:“阿巴泰,你率兵马两万,镇守此地,目下得来的财物和俘虏,全部交给你来看管。此乃第一要务,不得有失。”

“臣遵命!”

阿巴泰连忙起身领命。

阿巴泰,努尔哈赤的第七个儿子,也是皇太极的哥哥。此人和他众兄弟一样,也是年少之时,就跟着老爹从征戎马,甚是彪悍,屡建战功。但是,他和其他的女真人也一样,文化不高,政务方面没有什么水平,用一句话来说,就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除了打仗,什么也不会

(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