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二哥坐地柴房门口,编竹筐,看两人出来,笑了笑。
“娘子,你去问问二嫂子要不要帮忙?”小龚爷使了个眼色给安意,搬起搁在土阶上的小木杌,放在离五二哥不远的地方,坐下,和他拉家常。
安意一进灶房,王二嫂就拦着她,笑道:“龚家娘子,你怎么进来了?这里面火熏火燎的,仔细呛着你,粥就快熬好了,不用你帮忙。”
安意只好退了出来,去堂屋里坐着。
王二嫂特意为小龚爷和安意,一人煮了两个鸡蛋,又让她的小女儿穗娘到村口买来了大肉包子。
吃过早饭后,安意掏出十两碎银子,递给王二嫂,“二嫂子,我们要去广教寺烧香拜佛,这三天要戒荤腥,你煮些青菜豆腐就好。这点银子算是我们借宿和吃饭的费用,你看够不够?”
“这太多了。”王二嫂拿了五两碎银子,把另外五两碎银子,推回到安意面前,“五两就够了。”
“我家相公喜欢喝好茶,辛苦王二哥带我们去茶场看看,买些好茶,这五两银子,就当是给王二哥的跑路费吧。”安意把碎银子又推过去,“二嫂子,这三天,辛苦你陪我四处看看,这样也会耽误你干家事的,银子就当是补贴吧。”
王二嫂搓了搓手,笑道:“龚家娘子,你这为我们着想,我收这银子,我都收起不好意思。”
“二嫂子,别不好意思,拿着吧,下一次我来,谁不定能赶上你家大小子的喜酒,到时候,你请我喝上几杯啊。”安意笑道。
“那是肯定的,请你坐上席。”王二嫂笑得眼角皱起了细纹。
又闲话了几句,王二哥带着小龚爷和安意去茶场。
采茶的季节、时间、气候、时辰和采择的方法都是有讲究的。
《茶疏》中讲到采茶时节曾说,“清明太早,立夏太迟,谷雨前后,其时适中。”虽然这个时空,已经没有了明朝,但品茶的人喜好是相同的,推崇的都是雨前茶。
雨前茶,就是谷雨前采择的茶。
采茶的季节,以春季为佳,为了茶树的生长,秋茶一般是少采或不采,但因敬亭绿雪刚成为贡茶,来买的人太多,供不应求,是以今年秋天,亦上山多采了几次。
采茶的气候则是雨天不采,晴天多云不采,雨后初霁亦不采。采茶的时辰在清晨日出之前。
采茶的方法有三种,一是掐采,一是提手采,还有一种是双手采。掐采会影响茶质,茶场要就不收这种茶叶,要就将茶叶评为次级茶。
三人到达茶场时,清晨上山采茶的采茶女,已经整整齐齐地站在茶场的收茶处,等着制茶师傅来定品质。
木门打开,从里面走出五个人来,领头是一个身穿灰色布袍,年近五旬,留着八字胡,面色红润的男子。后面跟着两个三十多岁的壮汉,再后面是两个二十来岁小伙子。
“他就是方庄头。”孙二哥小声道。
安意见方大春一脸的正气,双目有神,微微颔首,大师姐挑人的目光,真是一流。
“方叔啊,我们都采了三四年的茶了,这些茶叶都是照师傅教的采的,您怎么还这么不放心啰?”有个采茶女笑道。
“茶叶采的不好,会影响品质,品质不好的茶,茶商买过一次,就会再来买第二次,茶园就会渐渐没有生意。”方大春低头仔细的检查篓子里的茶叶。
另外四人也很认真的检查着篓里的茶叶。
验过茶叶后,方大春大声道:“今年不再收茶叶,明天你们不用再上山采茶了。”
采茶女们都有些不乐意,七嘴八舌地道:“方叔,天气晴朗,正是采茶的好时候,为什么不采?”
“就是,方叔,再让我们多采两三天吧。”
“方叔啊,其他茶园还在采茶,没说不采,我们怎么就采了呢?”
方大春做了个手势,待采茶女噤了声,道:“秋茶不如春茶好喝,喝得人少,采得太多,茶叶卖不出去是小事,影响明年的春茶,那就是大事了。”
采茶女们见他主意已定,无法更改,只好散了。
孙二哥领着小龚爷和安意过去了,“方大哥。”
“孙二弟,来茶场有什么事?”方大春看了看小龚爷和安意,笑问道。
“这位龚公子想买点好茶,我就带他过来了。”孙二哥笑道。
“这样啊,龚公子,孙二弟请随我来。”方大春忽略掉了真正的主子,客气地将他们,请进茶场的品茗室。
------题外话------
本来想一章把茶山的事写完,下一章就写去广教寺的事,但时间不允许,我担心写完,又错过审核时间,还是把后一章的内容一起放在大结局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