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城。
燃烧了整个晚上的火苗才被扑息,城内的粮仓已经花为灰烬,在燕京上空,一缕缕黑烟仍然盘旋不去。
不过除了燕京粮仓之外,整个城市居然还算完好,只是在蒙古人撤退到尾声的时候发生了很大的混乱。不知道是最后撤离的蒙古军队在作恶,还是城内居民发动了骚乱,燕京城内,到处可见焦黑的痕迹和没有抹去的血迹。一具具尸首,已经被收拾起来,堆放到了和义门外,不过没有完全收拾干净,还有不少尸首散落在城内各处。
另外,城东和义门外到处都是翻倒的车辆和丢弃的杂七杂八的行李。很显然蒙古人撤退的还是有些匆忙荒乱。
不过总的来说,这座历史上的元大都,如今大元燕云行省的省会,曾经让北宋历代君王牵挂了一百多年雄城,还是比较完整的落入了陈德兴的手中。连城中的大部分居民也未遭屠戮,真是完整的出乎意料了!
而在这燕京雄城之中,本来就是蝼蚁一样存在的汉人百姓,不论是很早就生活在此地的商民,还是被蒙古人从各处弄来的难民,在大队穿着黑衣黑甲,持着镶钢夹钢兵9∵器,看上去就雄壮无比的北明骑兵开进城后,就顿时安稳了下来。
三百多年来,燕云百姓早就习惯了被各种各样的强者统治,无论是契丹、女真还是蒙古……谁来都是交税做活。
只要是能给他们平安的强者就行了。千万别想当年的宋军一样,进了城还站不住让契丹人打出去,然后又让女真人打进燕京大掠。再花钱赎买燕京,过没多久又让女真人打进来……这通折腾真苦了阖城百姓!
不过。看北明军先头部队的精锐样子,似乎就没有被蒙古人再打出去的可能了。这下。大家伙儿就能安心做顺民了。
至于这些燕京城的新主人信什么天道教,还不让人考科举啥的……燕京人民才不在乎呢!大不了大家都跟着念天道教的经就是了。科举什么的不考就不考吧,反正蒙古人在燕京呆了三十多年都没想过开科举,结果一开科举没几个月这燕京就换人了!
当然也有人想离开燕京城早点回家乡的,不过燕云大战才刚刚开始,燕京城外到底什么样谁都不知道。说不定一出城就被乱军给杀了。所以这样的念头,也就是想想而已。
还有一些人则在城中卖力奔走,一方面帮着正黑旗的兵将维持秩序;一方面还在发动城中的商户百姓,要在明王万岁入城的时候来一场盛大欢迎仪式。
不必说。这些奔走之人,都是想在燕京的新主子面前表演一下好谋个出身的有志之士。其中还有不少是大元燕云行省的汉官,在元军撤退的时候悄悄留了下来……
其中就是那日和刘孝元一起喝酒的姚枢之侄姚燧!
他原是燕京城里管户籍的小官,还不是掌权的主官——他的官之所以那么小,是因为姚枢有意历练,若不是陈德兴那么快打过来,再晚几个月也就升官儿走了。
可偏偏时运不济——不是他时运不济,而是整个大蒙古国都时运不济了!
还好这位“汉奸二代”的脑子够灵活,他叔叔能替想灭绝华夏的蒙古人卖命(姚枢投靠蒙古的时候。蒙古根本没有汉化的迹象),他姚燧为什么不能提想要绝儒家道统的大明卖命?
叔叔当汉奸,侄子就不能当一回儒奸?
所以在日前蒙古大军撤退的时候,姚燧并没有带着家眷离开。而是趁着纷乱悄悄躲藏了起来。等蒙古人一走,就马上跳出来组织“维持会”了。
在姚燧和其余几十个有相信“四海一家和天下一统”的大元汉官的组织下,今儿一大早。燕京城东的施仁门内外,到处都是蚂蚁一般的百姓身影。扶老携幼,在道路两旁或是焚香或是举着陶灌竹筒——里面是酒或者汤或者是米饭什么的。这叫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在春秋战国的时候是百姓们爱戴的军队才有这待遇,不过到了后世大部分大城市换主子的时候都有这套程序,否则多半就被屠戮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