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52小说 > 五胡之血时代 > 第133章 迁徙

第133章 迁徙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永嘉三年,二月。

在冀州刺史丁绍死后,已经移驻荥阳的太傅司马越立刻任命自己的左司马王斌为冀州刺史。

不过这时候恰逢王弥、石勒南渡黄河,大肆攻破郡县,掳掠人口,南北交通被彻底的隔绝阻断,所以新任的冀州刺史王斌一直没有机会过河北上赴任,而是一直继续呆在荥阳,协助司马越防备流窜至此的石勒和王弥。

石勒和王弥自南渡黄河之后,充分展示了完美的流寇式作战方法,并不局限于一城一邑的得失,而是充分的破坏一切,人为制造出来了大量的流民,然后又为其所用,这样一来,王弥、石勒二人的声势再一次壮大起来。

短短月余,就祸乱了整个黄河南岸,甚至就连洛阳四周都数次出现乱军的身影,洛阳的城门现在就连白天也都是各门紧闭。

眼看着,春天已经来到,如果继续放任王弥、石勒肆虐司、豫二州。

那么以洛阳为中心,占据洛中谷地的苟晞和皇帝司马炽可能今年就要收不上税赋和粮食了,等到了今年秋天,要想活命可能就得离开洛阳四处去“要饭”了。

而坐镇荥阳的东海王司马越的日子,也并不比苟晞和皇帝司马炽强多少,虽然他的手中有绝大部分的中军禁卫,但是这些士兵同样是胃口巨大的吞金巨兽,特别是在司马越派遣琅琊王司马睿和王导、王敦南下江东,准备以防万一的退路以后,这些人更是分走了司马越不少的精锐士兵和粮食储备,现在的东海王司马越同样指望今年中原的收成。

眼看着王弥和石勒这两个胡汉强盗的组合越打越欢,丝毫没有停歇的意思,洛阳的苟晞和荥阳的司马越不约而同稍稍淡化了双方的敌意,开始准备剿灭王弥和石勒,争取在春耕之前恢复治下郡县的生产,以此来保证今年的希望。

就在苟晞、司马越的晋军与石勒、王弥的匈奴汉开始在中原混战的时候,匈奴汉国主刘渊再次派遣刘聪、刘曜、刘景和呼延晏等人率领匈奴兵南渡黄河,继续攻打晋军,晋军在黎阳、延津连败,三万多男女老幼被匈奴人沉溺与黄河。

已经疲于奔波的苟晞和司马越一时之间只能堪堪自保,再也没有力量去驱逐盘踞中原的王弥、石勒两人。

而后,王弥与石勒分兵两路。

王弥帅军东进徐州,继续他的破坏旧世界,再建一个破破烂烂的新世界的梦想。

石勒则是率军转战豫州各郡,此时的石勒听取了赵郡人张宾的建议,开始把掳掠到的衣冠人物,也就是士子读书人,把他们集中起来,组成了“君子营”,以此来拉拢中原世家豪强。

如此一来,石勒就形成了以张宾为谋主统领君子营,刁膺为干将统领夔安、孔苌等胡人将领的军阀势力,已经开始在形式上超越王弥的流寇势力了。

与此同时,去年冬天在济南郡败退,逃回河北的刘灵也舔好了伤口,在冀州广宗重新起兵,连破数城,声势甚至比之前还要强大,就连刚刚突破险阻抵达信都城的新任冀州刺史王斌,也在刘灵咄咄逼人的攻势下节节败退,被刘灵率领数万大军团团包围在了信都城中。

在冀州刺史王斌向四周发出求援的信号后,没有得到任何一方的救援,其实离他最近的幽州军不过是三五日的距离,但王浚的幽州军却一直做观望状,并没有对信都实施任何救援。

不久,信都城就被刘灵率军攻破,刚刚上任不到两个月的冀州刺史王斌被杀,当得知曾经在洛阳大败匈奴汉国的晋将王斌被杀后,匈奴汉国主刘渊大喜,当即任命刘灵为冀州刺史,征北大将军。

一战击杀晋朝大将王斌之后,刘灵继续攻略冀州其它郡县,许多郡县都是不战而降,望风而降者比比皆是。

但是,很快刘灵的势如破竹之势就被打断了,幽州都督王浚在冀州刺史王斌死后,终于下令驻跸冀州北境的祁弘和鲜卑段务勿尘南下攻击刘灵,在飞龙山之战,刘灵遭到了战败,放弃信都等大城向西而逃,继续跑进太行上中舔伤口去了。

在击退匈奴汉国的刘灵之后,幽州都督王浚宣布自己代领冀州刺史职务,并且任命部将祁弘为冀州别驾,继续清剿冀州境内的敌寇。

当得知王浚见死不救,放任刘灵击杀王斌,又自己兼领冀州刺史之后,东海王司马越大怒,立刻密令他的铁杆骨干并州刺史刘琨寻找机会攻击王浚,但是困守并州晋阳寥寥数城的刘琨并没有能力和机会去攻击王浚,而且这个密令很快就泄露了,当王浚知道后,更是对司马越心怀不满,为了作为报复,王浚下令部将祁弘在冀州借着搜掠胡人的名义,大肆排查冀州境内的所有人。

一时之间,冀州豪强全都陷入了混乱中,原本以为这些赶跑了匈奴强盗的幽州军是“王师”,哪里想到“王师”中有大量的鲜卑人,这些人在王浚下令排查奸细、清除异己的时候,对于冀州世家豪强的祸害更是甚于刘灵等人。

终于到了永嘉四年,四月,初夏。

自从开春以来就天公不作美,已经数月没有下雨了,几乎中原所有的郡国县治中,都其中写下了“大旱”两个字样。

这一场永嘉三年的大旱,甚至把黄河和洛水都给烤干了,甚至都可以徒步。

在王浚的高压统治下,原本冀州的士人就非常的不满,这一次眼看着天灾大旱就要来了,许多的冀州士人开始破家转进想法。

大批的冀州世家开始抛家舍业的南迁,不过在人数众多的南渡黄河济水,经由兖州、徐州最终到达扬州的计划就已经是最好的时候,有一个人却选择了一条与这些人完全不同的出逃线路。

这条路线,就是东渡黄河、济水到达青州,投奔刘预的路线。

有这个想法的人名字叫做吴信,是常山人氏。

吴信的祖上是光武帝云台二十八将之一的吴汉之子,新蔡侯吴国,不过历经将近三百年动荡迁徙,到了西晋开国时候,吴信的这一支家族已经是冀州常山郡普通的小豪强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