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黎,Anita气愤地说,小工艺只有在法国这种重视艺术的国度才被重视,而在瑞士,政府完全没有任何支持,只能自生自灭。为了生存,艺术家只能用简单的手法制作聊具一格的商品。幸好,我们的钟表世界,还有三两个人像Anita那样较真劲儿。
如果能找到门路说服这样的真正艺术家出手,收藏到好作品还是有机会的。最近就有一个朋友获Anita首肯,在手表面盘上绘画乌菲兹美术馆的镇馆之宝,波提切利绘画的《春天》。
现在高科技制表风气横行,人的作用几乎减到史上最低位,只有石英时代可堪比拟。多数表是冷冰冰的,没有了人气带出的艺术氛围。全人手绘画的珐琅表,给人温暖的感觉,Q再次请到亚洲钟表权威锺泳麟先生,告诉你如何欣赏和收藏珐琅表。另外,我们也对珐琅表做了一番有趣的分析。
Anita的全名是AnitaPorchet,在画上她的签署是“”。百达翡丽、江诗丹顿、卡地亚、伯爵和爱马仕的众多顶级珐琅表均出自她手。
她的师父是鼎鼎大名的SuzanneRohr,师公是CarloPoluzzi,两者均为日内瓦珐琅画界顶尖的人物。同时,Suzanne将手上拥有的百年古老珐琅釉料与绘画工具传给她,因此她的珐琅画就算是掐丝种类也会有异样的珠宝光彩。
有珐琅“师”曾跟我说,现代科技先进,什么样的色泽也能调配出来,我懒得回应。明成化青花瓷上的苏麻离青配方,人们不是仿了超过500年了吗,谁又能仿出那种浓厚凝重矜贵宝光来?五年前,百达翡丽在巴塞尔展出了由Anita创作的怀表“Judith”,缩绘自GustavKlimt的同名画作,众皆惊艳。
这是人们熟悉不过的名画,容不得半点差池。但除了传真,画作经过珐琅烧制之后,有了另一种非凡光彩,特别是画布上很难表现的金色,在珐琅画上显得几可炫目。百达翡丽总裁老史端说,Anita是珐琅界的一颗新星,前途无可限量。近代珐琅腕表流行,不少品牌都在滥竽充数。
尤其是掐丝的制作,图案往往过分地简单,简单得就像一份铅笔草图。在这样的大气候之下,Anita的作品脱颖而出是可以预料的。我买了她为百达翡丽画的“蝴蝶”掐丝珐琅手表,使用的技法就大量混用了微绘技艺。
我最开心的是,百达翡丽允许她在表面上署名,这在该品牌的手表中是从没出现过的。表上有她的签名的,近作还有她为伯爵画的“地图”。
不像其他人的应卯之作,她没有随便地从俗填上颜色敷衍了事。山川有山川的浓郁,土地有土地的砂黄,甚至画面上有白天黑夜的表现。这一切,得力于功底,得力于传承。
Anita学得技艺进入钟表圈,在我的记忆中最早合作的应该是伯爵。大概2003年,这个品牌就推出Anita的微绘珐琅“Rose”,每年做一款,限量三只。我买了第二年的“蓝地多蕊玫瑰”。
犹如花卉图鉴的精细工笔,鲜艳华贵的绛红色,花瓣鲜美欲滴,使我顿时心折。掐丝珐琅无法达到的臻致细腻,在这里不费吹灰之力就表达出来了。这几年Anita主要画掐丝,两者花费的时间区别,可非三五倍而已。
最近十年,在各类珍贵钟表拍卖会的拍卖纪录里,不管是座钟、怀表或现代手表、奇特造型的古董玩物,只要是运用珐琅工艺的,成交率都非常高、价格奇高,且十分抢手。
无论制作何种类型的珐琅,都要通过极为考验功夫的烧制过程,每层珐琅粉要均匀,烧制的温度和时长也要靠经验掌握。
否则就可能出现气泡、裂痕或异常,稍有差池便要整块报废,即使到了最后一步,烧制若出现了差错也只能前功尽弃,所以耗费率相当之高,一般成品率只能达到30%。
虽然如今大部分制表工艺都可以用机器替代人工,但是珐琅表盘的制作依然必须是纯手工完成,没有任何机械设备可以取代,还有低成品率,这些都是导致珐琅表价格昂贵的原因。
常见的珐琅工艺有五种,包括掐丝珐琅,素色珐琅,内填珐琅、彩绘珐琅和大明火珐琅。
掐丝珐琅一般是在金、铜胎上以金丝或铜丝掐出图案,填上各种颜色的珐琅之后,经焙烧、研磨、镀金等多道工序而成。
素色珐琅一般有三种,纯黑、纯白和透明彩色。这其中,纯黑与纯白都是难度较高的颜色,必须要一层层繁反复上釉反复烧制;而透明色珐琅则在烧制成功之后还可以在上雕刻花纹。
内填珐琅是不用掐丝作图的,而是在金属的质地上,以压模法或剔刻法做出花纹,并在凹下处,填以珐琅彩进而烧制。
彩绘珐琅就是用珐琅彩直接作画,它的工艺是胎胚先烧上一层不透明的珐琅釉作底层,而后再绘画,入窑烧制而成,其实就是一副微型的珐琅画。
大明火珐琅需在同一珐琅上涂上多层色彩,再以炉火焙烧加固。上色时把握由浅至深、由暖色调开始的顺序,每次上色同一色系。
上完一个色系就送入800度的窑内烧制让珐琅融化,取出后再自然冷却,冷却后继续上色。每一次上色都要如此重复三遍方能真正上色完美。
航海大明火珐琅陀飞轮上应用了蓝色GrandFeu(大火)珐琅技法,这种技法要求高温窑来融化珐琅粉末,表盘是逐层加热而成,每层都要加热到很高的温度。
这种反复的烘烤最终让珐琅沉淀,因此经过很长时间也不会开裂。装在6点钟位置的飞行陀飞轮是自制的。
这款马赛克海龟表盘,一共动用了十几种不同的宝石,诸如玛瑙、玉石、珊瑚,还有珍珠母贝等,共计1167片,每片0.75毫米见方,厚度0.4毫米的小方块,前期的选材、打磨等工序先不用说,光是镶嵌一项,就耗时60多工时。
纯粹的白色珐琅表盘的优雅气质是这款超薄陀飞轮腕表的主要特征。素雅的白色“大明火”珐琅表盘,看起来给人一种洁净、简约之感,在感官上“偏心”的时分指示盘设计,更加凸显出陀飞轮装置。
其上装配有宝玑数字时标环和蓝钢指针,时间指示非常清晰直观,便于读取。
这块表的厚度是7.45毫米,581型机芯的厚度是3毫米。
陀飞轮专利217周年纪念,陀飞轮是亚伯拉罕·路易·宝玑的一项革命性的发明,“陀飞轮日”的纪念再加上一块具有机械和艺术美感的腕表,实在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