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52小说 > 田缘 > 第264章 试探

第264章 试探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黄元依然不能释怀。

“怎不多开些荒地?”

他想不通,这山里人少,勤快些开荒总没错吧!

这一小块地里,种了玉米,还有黄豆;黄豆中间,还稀稀拉拉竖着些向日葵;地头间,又有一排开了花的芝麻……

好挤!

大家收拾了东西回去,路上,杜鹃便对黄元解释。

“这山谷里就这么大地方,无论水田和旱地都有数的。再在远处开荒不是不行,一是路远了不方便照应,容易遭野兽祸害;二呢,就算发狠吃苦在远地方开了荒,可收许多粮食也没用啊,这里又没处卖……”

黄元这才明白其中关窍。

杜鹃又道:“进山的路你也走过一趟了。你想想:进出那样不容易,大家费心弄许多粮食干嘛?”

黄雀儿补充道:“够吃就成了。”

黄元问道:“那家用从哪来?比如布,总要穿衣不是。”

冯氏道:“卖山货呗。有钱的就穿好些,没钱的就穿差些。吃盐、买个针头线脑什么的,就用鸡蛋跟人家换。大家都换。”

黄元听得有些糊涂,问“跟谁换?”

黄雀儿道:“跟林家换,也跟旁人换。”

她娘儿姊妹几个轮番作答,依旧让黄元糊涂。

杜鹃便从商业角度帮他解释这以物易物的关系,解说这山里的特殊市场:通常大家得了药材、皮毛和晒干的蘑菇等山货,会卖给林家,换些油盐和针线,甚至粗布;若没有山货,也会拿鸡蛋,或者提一只鸡一条肉什么的,跟那有山货的人家互换救急,因为林家可不缺鸡蛋,也不缺肉和粮食。这些他们是不收的。

黄元锲而不舍地问:“那别人家怎么就缺?”

杜鹃不厌其烦地答:“不是每家养鸡鸭都兴旺的,也不是每家都有人会打猎的,大家谁缺什么,就互相换喽!”

黄元这才隐隐听懂。

冯氏感慨道:“往年咱家就艰难些。养畜生没这么兴旺。日子就紧巴巴的。这些年好过多了!”

她想了想,又由衷道:“是你姐她们能干!”

黄雀儿和杜鹃便都笑了。

杜鹃对黄元总结道:“所以想攒钱的话,宁可挖些草药、猎些动物皮毛,哪怕采些菌子、木耳、核桃和榛子晒干了背出去,也比驮了粮食出山卖容易。粮食嘛,只要够吃,再有点结余防止灾荒就行了。除此外,这山里一切都是自给自足的。”

黄元感叹道:“银钱,在这山里果然无大用处。”

杜鹃笑道:“你明白就好。我告诉你,你那些纸可不能多收人家钱。你买的价钱。还不抵人家运费高呢。不是想让孩子跟你读书,人家怎肯冒着生命危险帮你搬运进来?真要那么容易,谁不会赚这个钱?”

黄元点头道:“我知道了!”

随家人走在阡陌纵横的田地间,小顺和任远明在前奔跑笑闹,他则问杜鹃些田税杂役等事。暗暗在心内筹算。

已近午时,他额上沁出汗来,却并不觉气闷烦躁。

四周苍茫的山峦、近处的村郭田野,都比清晨更加清晰明朗;再看看走在前面诚恳朴实的爹娘,身后轻盈灵秀的姊妹,他只觉满心都是诗情,满目都是画意!

农家的艰辛。在这样的悠闲中被美化了。

杜鹃问起他上午在家的情形。

黄元便笑说,跟林大猛商议了私塾的事,又定下了造纸的章程,见了本家几个亲戚,等等。

黄老实因他新回来,对一切都陌生。因此沿途不停指点:这山上有什么,那河流向哪里;等进了村,又介绍这是谁家,做什么的,家里穷啊富啊的。唠叨不停。

本来黄元对这些毫无兴趣的,然杜鹃每每插一句,仿佛炒菜加了调料,使他听得津津有味,也对泉水村的民俗及概况更清晰了。比如:

“这李家有条大蟒蛇,养了二十来年。捉老鼠吃虫子,极有灵性的,成看家蛇了。与林春养的如风,并称泉水村两大奇物。”

“这石家就是泉水村另一大户,与林家齐名。他家的石刻石雕,与林家的木工都堪称民间艺术,都是不外传的。只是如今林春的成就超越了祖辈,将这民间艺术更上层楼,赋予诗画的意境,就不是石家能比的了!”

“这万家的豆腐和香干都很有特色,比在府城你带我们去吃的那个‘白玉豆花’还要好!我还专门来跟万婶子学过呢。不过为了省事,除了过年过节自己打豆腐,一般平常都拿豆子或者鸡蛋来跟他家换豆腐和香干。”

听到这,黄元雀跃道:“那咱们就去买些?”

黄雀儿微笑道:“黄鹂肯定换了的。”

黄元这才罢了。

黄老实赶紧道:“你想吃,往后天天换给你吃。”

杜鹃一笑,又指着旁边一家农舍,院里摆了许多双杠的木架子,上面挂满了面条,“这是咱黄家三房的爷爷家,挂面做得最筋道。大家常用麦子跟他家换面条。回头我换些来,做炒面你吃。”

……

一路说着,就到了爷爷家门口。

“瞧,这就是老屋。爷爷奶奶和二叔住这。”

说着探头对院里看了看,静悄悄的,一只黑狗卧在门前桂花树下,几只鸡蹲在墙根。听见动静,那狗转头看他们。见是他们一家人,没理会,又将狗头搁在两只前爪上闭目养神去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