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允文的反问王晨并没直接回答,只是笑笑表示他的认可,再轻轻地说道:“树欲静而风不止,原本我以为,朝堂上有李相公、宗相公这样能力挽狂澜的人物,在杀了张邦昌、范琼、徐秉哲之流后,汪伯彦、黄潜善这些一力主和的人没机会再出来做事了。但没想到,许多时候事情却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即使现在以平章军国事身份执掌朝事的李相公,还有官家,对此也没有办法。”
在李纲归朝后,朝中那些主和派尽被打倒,王晨是以为,以后朝堂上再也不会出现主和投降派。
却没想到,许多事连皇帝和全面执掌朝事的宰相都阻止不了。
康王赵构放弃自立的打算归朝,天下人肯定认为康王为了抗金大业表现的很大义,朝野之间都会称赞康王的大义,民心也是非常拥戴赵构。这个时候,赵构所提的要求就不能不满足。不然的话,小皇帝赵谌,还有宰相李纲、宗泽就会被认为失了信义,心胸狭窄,不礼待如赵构这样大义之臣。
赵构要是受到了冷遇,道义的天平就偏向了他,越加会得天下的拥戴,所以无论是李纲,还是宗泽,都不敢在这事上完全反对赵构的请命。对朝事虽然不在行,但也大概明白这个理的王晨,也没在这件事上表什么意见,赵构的计谋最终得逞,黄潜善和汪伯彦升深重职。
“王殿帅,其实在下觉得,你也不要太担心,毕竟如今李相公在主持朝事,陛下将军国大事都交给他负责,朝中大事依然是李相公说了更算数。而康王的天下兵马大元帅之职是金人第二次南下时候太上皇在开封形势危急时候以蜡丸授予的。目的就是期望其统帅兵马勤王救援开封,但康王并没这么做,这已经是很失人心之举了。如果他这次归朝,主动请辞此职,那说不定会得人赞赏,但他没有,反而在朝中替自己的亲信争夺权利,现今朝中大臣肯定对康王及黄、汪两人很提防的,投康王怀抱者不会很多。而康王想急于揽政,必定做出更多让人难以容忍之事,李相公和王殿帅可以利用康王急迫的心思,给予其以打击。”
虞允文说的有点故弄玄虚的味道,当然许多事他是不敢说的太明白,只能含糊表示。
王晨也明白了其话中的意思,有所悟了。
虞允文见王晨认可了他所说的,心里松了口气,继续说道:“王殿帅,想必你也肯定认为,今秋金人依然会举大军南下。相信这次朝廷一定不会与金人议和,而是会拼死相抗金人。官家已经向金人下守那样口气的国书了,再也没有和谈的可能。既然要对金人开战,那领天下兵马元帅的康王殿下,肯定是指挥此次指南战的不二人选,那就让他领军出征,率军迎敌。只是王殿帅,你觉得康王殿下会奉诏出征吗?”
“应该不会,”对原来的历史上赵构的“怂样”了解不少的王晨,马上就下了这个结论。
“康王如果不敢领军出战,那朝廷马上就可以夺了其天下兵马大元帅之职,另委他人担任!”
虞允文的话让王晨心里一震,这个比他还要年轻几岁的少年人所说的还真的不错。如果现在就解除赵构的“天下兵马大元帅”之职,肯定许多人为其打抱不平,民间的百姓也会为赵构鸣不平,但要是赵构畏战,不敢领军出征,那朝廷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将其所领的“天下兵马大元帅”之职撤了。
王晨不禁为虞允文能想到这般高明之策而惊讶,这个年轻人,心智真的不简单,完全能与朝堂上混了很久的那些老油条较量一下了。
在王晨心里暗暗感慨之时,虞允文又继续说了:“王殿帅,汪伯彦和黄潜善都是出了名的主和大臣,要是金人再次南攻时候,他们依然提议与金人和谈,以和谈让金人退兵,以和谈让金人放了无上皇和太上皇,那这就与官家即位时候的誓言相违背了,朝廷也可以借机治他们的罪了。当然,如果他们一力主战,那是最好的事。我大宋朝堂上没有主和之臣,那又何惧金人!”
听虞允文说的这般轻松,王晨的心情也顿时轻松起来,看来朝堂上的事有时候也很简单,只要不急于解决,慢慢等待,等到时机,那许多事马上就可为了。现在赵构等人不是就等到了好机会吗?要是寻常时候,赵构如果公然替亲信索官,那肯定会被许多人不耻,小皇帝严词拒绝,也不会让朝臣们不满的。要是关键时候,将赵构等人一军,在他们难以下决定之时,趁机惩治,也是完全可以的。
想到这,王晨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彬甫所说,尤如醍醐灌顶,惊醒梦中人也!哈哈!看来你这个才十八岁的少年人,心智远比许多在朝堂上厮混了多年的人还要强,更比我这个武夫强很多。以后啊,有什么事我还真的要和你好生商量才是!”
得了王晨如此夸奖,依然是年轻人心性的虞允文自然大喜,连忙作歉道:“王殿帅过奖了,在下只是胡想一通后乱语一番而已,只是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以后会不会真的遇到这样的情况,谁也没办法预料。我只是认为,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借势而为,而不能逆势而行。王殿帅将官家和两位公主从金营内救出来,马上与宗相公一道,拥立其为帝,这就是顺势而为的事。呵呵,如今官家对王殿帅这般信任,在下觉得王殿帅应该负起更多的责任来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