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海的预测还是有一点差错的,当杨新宇以一种委婉的方式警告各城市拒绝合作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时,王松安等人并非毫不犹豫地拒绝,而是在沉默良久并且进行了会场下的磋商之后,才做出了拒绝的回答。老实说,对于杨新宇的这番警告,他们并没有等闲视之,只是在权衡了双方的力量对比之后,他们认为杨新宇的警告很可能是假的。
“以后再不和我们合作,可能吗?”王松安在私下里对其他几位负责人嘀咕道。
“吓唬人吧?”张诤的判断是这样的,“不和咱们合作,他还能和谁合作呢?”
吕康定是与杨新宇打过交道的人,他沉吟着分析道:“以杨的身份,轻易不太可能这样做。可是从他的性格来说,说出口的话,往往就是算数的,很少会放空炮,莫非他真的有什么倚仗?”
“除非他从国外进口这些材料。”张诤自信地说道,“我想不出国内还有谁能够接这些业务。”
“说不定咱们漏算了谁呢……”熊达皱着眉头思索道。
“不管怎么样,咱们已经走到这一步了,必须得硬着头皮顶下去。”王松安道,“总不能被他一句话就吓回去了吧?”
“是啊,硬着头皮上吧。”张诤附和道。
就这样,几个城市先后表了态:我们非常理解国产化办的意图,但我们也有实际困难,所以那啥……实难从命。至于说如果这一次拒绝合作,未来就没有合作的机会,我们是非常怕怕的,但是哈哈哈,我们还是希望杨主任有朝一日能够收回成命。要不,你还能指望谁呢?
“这是大家共同的意见了吗?”杨新宇面对着众人,脸色冷峻地问道。
“我们讨论了一下,的确是有一些共同的困难。”王松安代替众人答道。
“你们下属的企业,也是这样的意见?”杨新宇又问道。
“我们反映的就是企业的意见,其实我们政府方面一直是做企业的说服工作的。”吕康定这样答道。
杨新宇沉默了几分钟。说道:“既然是这样,那我们也无法勉强大家了。合作嘛,不能靠强迫命令,还是要大家心情舒畅,合作起来才更愉快。不过,我有几句话想跟大家说一说。”
“请杨主任指示。”众人一齐说道。
杨新宇摆了摆手,脸色却依然严肃,他说道:“大家是做地方工作的,我是在部委做工作的。无论是在中央还是地方,大家的工作方法都是一样,都应当有些远见,而不是局限于眼前。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当前,国内化工材料供应十分紧张,材料价格不断攀升,大家的日子都很好过。但这样的形势不是用来让大家高枕无忧的。而是给了大家一个机会,一个进行产业升级的机会。大家应当借这个时机。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更新设备,提高产品的技术水平,从而使自己能够在未来不利的环境中利于不败之地。
当前这种化工材料供过于求的局面不会永远维持下去,根据一部分专家的预测,最早在1992年前后。就可能会出现供求形势的逆转。如果大家不能在这之前完成产品的更新,等到国内市场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时,企业就会非常被动了。”
类似于这样的话,在这几天时间里,王松安等人已经听过若干次了。但这一次,杨新宇的态度尤其认真,甚至让人感觉到了几分威慑。大家都是做经济工作的,知道杨新宇说的情况是真实的。供求局面具体会在哪个年份出现逆转,大家看到的说法不一,但有一点是清楚的,那就是供过于求的形势不会永久持续下去。
“杨主任,您的意思是不是说,如果未来我们的企业出现销售上的困难,想进入汽车材料领域,国产化办会将我们拒之门外?”熊达问道。
杨新宇冷冷一笑,用官方辞令答道:“当然不会,都是国家的企业,我们怎么可能会把哪家企业拒之门外呢?不过,我们在选择供应商的时候,会比较在意合作的连续性,这也是为了保证供应的稳定,这一点熊主任应当能够理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