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年老无劳动能力的人,你这样做并无不妥,可那孩子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他以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你这样很容易让他养成只要和人装苦装穷就能有人给钱的心态,他日后就只能当个乞丐了。om”
看着释闻若有所思的神情,她决定举例说明一下,“我的客栈有个固定供我们蔬菜的农户,家里也是只有老人和孩子,爹娘都死去了,我和他们说好,菜价可以适当的加点钱,但一定要新鲜的菜。
这家的老人负责种菜,孩子每隔三天会把菜洗干净,摆好等我店里的厨子去收,那家的孩子很努力的帮大人干活,因为他们知道,只要好好努力,他们就会有钱,有吃穿。
孩子就是一颗小树,有外力影响也要看是什么外力,有的外力是引导小树长的又高又直,有的外力则是把小树压弯,让小树长歪长偏。
得到合理正确引导的孩子长大了,不说多有出息,起码他从小到大的观点就是我付出了劳动,我才能得到金钱和其他,不会变成好吃懒做之徒。
就我本人来说,我不喜欢给乞丐钱,一个四肢健全的人做乞丐,本身就是好吃懒做的表现,给这种人钱,是对任劳任怨,辛苦劳作人的不公平。”
释闻点头,“曼施主的话很有道理,是我一直以来想偏了,差点害了一个孩子。”
曼妙对这种不食人间烟火的高僧很是无语,“不是你想偏了,是你根本就没有机会去想!
你从小就住在寺庙,一直都被当做人才来培养。你去庙里扫过多少次地?寺庙有布施的时候,你看过多少灾民难民?
你可曾自己劈过柴、种过地?你不知道劳作的辛苦,觉得只要是寺庙就会有香客来供奉布施,这些人对你不是无所求的,是你扮演的角色满足了他们的心理需求,他们才会愿意给钱。
在你念经、作法事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你自己这样做也是在劳作,你也用自己的劳动来换回了报酬,别说什么都是香客自愿的,没人傻成那样,自己辛苦赚钱来白白供你花费,你满足了他们精神层面的需求,所以他们才给钱,就这么简单。
你自小成长的环境太单纯了,只有师父和师兄弟,你没有经历过各种感情的悲欢离合、爱恨情仇,没有对这些的领悟,你对人的劝解就没有说服力。
比如,一个女人被男人抛弃了,找你倾述的话,你要怎么安慰她?你连爱情都不懂,怎么能理解爱过之后分手的痛苦?
有人被自己的家人和亲信背叛,找你来开导,你从未被人背叛过,理解不到那种被人背叛,众叛亲离的感觉,你的劝解只能是苍白无力的。
史上有名的高僧,多是经历了很多之后出家才成为高僧的,他们的言论别人信服,是因为他们的话里带着自己对世事的理解和感悟,他们劝人才能说道点子上,才能叫人觉得感同身受。”
说罢,她看了一眼江尚,江尚拿着扇子看着曼妙落落大方的和释闻论道,对她鼓励似的笑了笑,曼妙继续说道,“文人提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僧人也是一样,佛法深奥,非洞悉世事不能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