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明眼人不难从中瞧出杨广所做种种安排的漏洞,譬如说杨爽率领十万大军远在千里之外的辽东营州,如何能三五日内便赶来白道州增援等等,但只要布置得当,李彻不得不承认,杨广这几种安排同时施用的话,还是能对困守城内的处罗喉造成很大压力的。
“不妨依王爷方才所说,试上一试。”李彻一旦明白了杨广采用的核心计谋,遂用征询的语气同王韶商量道。
“倘若处罗喉当真弃城北撤,王爷,咱们是放他不放?”王韶反复啄磨,依稀也猜出了几分杨广的真实用意,有意出道难题考校考校他。
“处罗喉一旦误以为我军将大举北上,做出弃城北撤的决定,多半会在突围前想方设法烧掉我屯集于城北的粮草,到时只需护得粮草不被烧毁,能不能将他生擒活捉,就全看处罗喉的命了,又有什么大碍吗?”
王韶听到杨广如此答复,先是一怔,继而发出了会心的微笑。
然而,事情的发展并没有完全按照杨广设想的那样进行。
在被李彻率军围困于白道州城中五天五夜后,处罗喉惊闻隋军援军赶到的消息,继而又得到禀报,得知率军前来增援的竟然是杨广本人,隋军中军大营中新竖起了一面上书有“左武卫大将军、河北道行台尚书令杨”字样的赤色大旗,他心里不免犯起了嘀咕:若说此次隋军只是为报复雍虞闾夜袭雁门关,出关前来攻打白道州,单派一员大将掌军即可,杨广如何会亲临前敌呢?难道隋军此次增兵白道州城外,是另有图谋吗?
在此之后,处罗喉又获知了隋军调集重兵于北城外设围,将先前仅留做自己退路的北面也给堵住了,同时东西南三面围城的隋军增强了对白道州的攻势,正当处罗喉对此疑惑不定之时,随后一连三天,只要处罗喉登上城楼,就会看到有大批的隋军将士络绎不绝地在向城北搬运着粮草。
当数天前李彻传命隋军于东西南三面围城,单留下北面没有派兵设围时,城内的处罗喉心照不宣地据此猜出了李彻的用意:是要逼自己主动弃城北撤。
可如今杨广亲率援军赶到不久,就彻底改变了李彻原先的部署,不但将城北也派重兵围了起来,而且不停地向城北方向屯集大批粮草,难道杨广此来的真正目的并不是简单地攻占一座白道州,而是兵锋直指三百里之外的五原城,甚至有可能要攻占都斤山?
杨广做出的最后一种安排:在白道州城东方向出现了打着卫王杨爽旗号的人马并不足以使处罗喉误认为就是杨爽带兵前来增援攻打白道州了。却诱使他陷入了另一层误解当中:隋军有意使诈打出杨爽的旗号,其真正目的是为了稳住白道州城内守军,避免自己率军破城突围,北上驰援五原城。
处罗喉先后几次就新近打探到的隋军动向,征求麾下诸将的意见,得到的答复虽不尽相同,但有一点越发明晰了起来:杨广亲赴前敌,所图者定非白道州一座城池。
一旦认定了这一点,处罗喉并没有当即下达弃城突围北撤的命令,而是亲自提笔给杨广写下了一封谈和的书信,差亲信谋士索图出城至隋军大营求见杨广传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