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宋朝的时候只是稍微提到了一些,并且宋朝的时候只是强调单用末的时候不可多服,别的入煎剂之类的并没有强调。但是到了明末以后,对于细辛的限制多了起来,甚至到了入煎剂也不可过一钱了?
难道明末以前的人不懂细辛的用法么?难道伤寒论不懂细辛的用法么?出现这个的原因自然是由于明末温病学派的流行了,也就是说反对一切温辛药物,所有的温辛药物都被温病派给限制住用量,然后大量的使用寒凉派药物,在这个背景下提出的细辛入煎剂也不可过钱的理论。
在明末以前,细辛入煎剂是不限量的,也没发生过危险,凭什么到了明末以后给改了呢?是谁给你的权力呢?细辛入煎剂跟不入煎剂差别可大了。这点其实现代的药理学也能证明。
细辛在煎煮三十分钟后,其毒性成分黄樟醚的含量能大大下降,不足以引起中毒。这是现代药理研究的证明。这个不是我说的,而是从实验室得出来的结论。现在熬夜来说,基本都是大于30分钟的,所以细辛是不用限制计量的。而古代用细辛也基本都是入煎剂的,除非丸剂之类的,需要控制量。伤寒论里面,细辛也是入煎剂的,所以用几十克一点问题都没有。
所以答案就那么简单,细辛入煎剂,只要煮30分钟以上,是不会造成毒性反应的,就算是100克以上的细辛,久煮两三个小时,一样没有毒性,因为这个黄樟醚可以通过水蒸气挥发走的。而不入煎剂,生吃的话,那肯定就要限量了,要遵守不过钱的原则。一般情况下,细辛还是入煎剂安全。
药店的人之所以对细辛的量那么在意,是因为国家药典的缘故。《中国药典》1963年版规定细辛的用量为“三分至一钱”,1977年版规定为“1~3g”,1985年版规定为“1~3g,外用适量”。此后,历版《中国药典》皆沿用此规定,各种《中药学》教科书也都遵从此用量。作为国家标准的《中国药典》并未对细辛的限量条件作出具体明确的规定,以致临床用药无所适从,对指导临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极大的约束力。
国家的药典出问题了,一直沿用明清温病派对于细辛的认识,把细辛的量限制住了。并没有意识到细辛入煎剂,毒性会减轻到对人体无害。这也说明了温病派的遗毒之深,也反映了当今时代中医的衰败。
从细辛这个药来说,不但实验室证明煮后,细辛毒性的减弱完全可以降低到很小,并且大量的实践也证明了,入煎剂细辛是没有毒性的。很多医生经常根据病情用到几十克,甚至上百克。所以,这个国家药典,下一步要考虑改改了,不然会造成医生用药的困难,限制用量是不可取的做法。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这才能保证国家药典的权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