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军中的将领对营地军事单位的战斗力没有直接的认识,只是根据晚清时以及之前和苏俄人的战报来评估的。
在晚清有一赫赫有名的蒙古王爷,名叫僧格林沁,这位元太祖成吉思汗二弟哈布图哈萨尔的第26世孙,曾经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和英法联军交过手的将领僧格林沁一死,清廷从此丧失了满蒙八旗的劲旅,之后蒙古骑兵就几乎退出了晚清的历史。
蒙古军队虽然作战勇猛,但在步枪等现代化武器出现后,却是靠大量死伤堆积起来的战绩。而苏俄人入侵蒙古的兵马虽然有不少精锐老兵,但战术水平和武器水平却一直在二三流水平徘徊,有些武器甚至还是一战以前的,与欧洲的苏俄军队是没有可比性的。用这些人换来的战功都不足以突显蒙古人战斗力的真实水平。在华夏军队很多时候的战斗都是以多打少,手头拥有五万大军的寇英杰将这些失去了战术突然性的蒙古骑兵,归于了平庸军队之流。对于此次守住密云,寇英杰心中大定。
他和大多数不了解情况的汉人一样,认可蒙古军队面对苏俄和敌对势力的某些战役中,所表现出来的超强战斗力。但却认为只是少数而已,蒙古军队怎么说也是拥有成千上万的士兵,在这些人中总有那么一些个特殊情况的出现。
而且还有一点就是,那两万多蒙古军队每日所消耗的天文数字的粮草费用足以让任何一个富裕地区头疼,更不用说蒙古这样的穷地区。但是热河的粮食都被张胡子拿去供应主力大军了,留在城中的粮食如果供应两万步兵还好说,能够撑个把月的,但是如果用来供应战马众多的蒙古骑兵那么估计也就只能撑个四五天。
在蒙古身为华夏的领土,华夏人自己当然知道在这片土地上能够养活多少人了,也无法相信那些国外势力是活雷锋,即使蒙古境内有人挖到了大金矿,那装备两万蒙古骑兵所购买的武器已经足以耗干蒙古车臣部的资金,毕竟车臣部只是一个蒙古部落,面对那些奸诈的国外军火贩子不被掏空才怪呢!
即使有不少关于蒙古军队火力强劲的消息,还有各国势力在蒙古所收集到的相关情报,但寇英杰对之一直持怀疑的态度。这些外国佬总是夸大其词,就是为了让其人人多购买一些军火,而且还要打着军火禁运的旗号,拼命的涨价卖些二手甚至是三手货。所以寇英杰对这些靠外部军火所武装起来的蒙古军队的真实战斗力保持了怀疑。“缺粮少枪!或许比原来的蒙古骑兵要强一点,但强的也有限。”
有了心中的判断为基准,寇英杰开始和自己的部下商量起了军事路线。
“这支西进的蒙古军队,曾经在克鲁伦河击败过苏俄的一个步兵师,但考虑到苏俄人的主要精力在欧洲,留在远东地区的都是二流甚至是三流部队。那么这支用苏俄数倍兵力将其击败的蒙古军队的战斗力也就值得商榷了。”这不是仅仅是寇英杰的想法,他的很多部下也是抱着这样的想法。
正是觉得有步兵拖累的蒙古骑兵威胁不大,才使得吴佩孚把精力放在了和张胡子在山海关一绝雌雄的意图上。在谢决绝了山西阎锡山热情的要来帮忙的意思。靠着直军的底蕴,拉上了那些奉军俘虏一起攻向了山海关。
不说吴佩孚对张胡子的穷追猛打,在蓟县附近击败了强敌奉系,极大的鼓舞了直军的士气,虽然寇英杰在心中对蒙古骑兵还是有些忌惮,但是直军的底层官兵对于蒙古军队的感观那就是土鸡瓦狗,一击即溃!
其实对于蒙古军队的到来,苏俄人也找上了吴佩孚,愿意提供武器和情报上的帮助。
不过出于对苏俄人伸手过长的警惕,蓟县的高层还是选择了和英国人美国人合作。
不过要这些外**队出手对付华夏人自己的军队,在民族主义抬头的二十年代,华夏高层对此并不是很热情,毕竟利用外**队来镇压国内民众的事情也就是满清做的比较顺手。</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