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廊不是封闭的走廊,最外侧就是半截墙。也没有预留暖气等取暖设施,似乎他们认为他们被炉的模式,能够通行全世界。
基于曰本设计团队的设计方案,高桥提出了几个修改意见。分别是,走廊要改成全封闭式的。哪怕全是双层落地窗也行。开门着就能看到外面下雪,固然有诗意,固然浪漫。
但相比一开门屋里的热量就流失干净,还是不要这份诗意和浪漫更好。
高桥提出的第二个修改意见就是地暖,住宅楼必须有地暖。
曰本资源太匮乏,根本没有普通住宅大范围采用地暖的案例。不过,类似的东西也不是没有。有钱人经常为自己的豪宅安装天然气加热或电加热的油暖,稍微改造一下倒也能改造成可以集**热的地暖。
中国的设计院尽管知道这个设计看上去就能让生活品质有巨大的提高,但是他们却没有在自家设计的其它项目上用这个标准的意愿。
太奢侈了。
根本不适合现在中国的经济基础。
因此这家来自中国的设计院,一边虚心的学习着,一边在心里大骂这个来自曰本的厂商是“狗大户”、“败家子”。
剩下厂房的设计则是有夏普和理光主导了,这家来自于中国的省级设计院还是以学习为主。
高桥还想让更多中国的设计院“帮助”施工,不过,夏普和理光都拒绝了。
它们又不是傻子,看不出来高桥这是在赤裸裸地让中国的设计人员学艺。一家还能接受,毕竟你是金主,帮助我们淘汰了落后的产能。但是想让我家的技术变成大白菜,那就有点太过分了吧。
中国的设计团队,以及万户建好后差不多就能过来工作的老设计员,倒是非常珍惜这一次的学习机会。
尽管他们没有众泰的皮尺,但是他们却有新中国高端工业人才都有的“瞅谁谁怀孕”的高超技能。
不出意外在观摩学习的过程中,真把一切学的七七八八了。
不过,由于国内的材料学还比较落后。与曰本的差距大概有几十年的样子。所以,就算是有了原封不动的图纸,想要不进口建材,就建造出一样规格和性能的厂房,那还是不可能的。
总之,这段时间中国传来的消息都是好消息。改革开放七年了,东北重工业基地拥有许多工业人才,按照道理讲其实是一个非常好的,接受产业转移的地区。
只可惜,高桥选择落脚的吉林省虽然最近的地方距离大海只有十多公里,但是却是一个内陆省。
能够入海的图们江,被朝鲜和苏联修建了一条苏朝友谊大桥,彻底断了中国的大船凭此江出海的念头。
撂下电话,高桥依然没有傻等销量,而是继续开始了新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