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澜抵达南安普顿的时候,一洋之隔的美国正发生着两件与她休戚相关的事,一是经过长达六天的嘴炮拉锯战,康斯坦丁终于和名角影片公司谈妥各种条件, 签订了一份极其苛刻的发行协议。
至于第二件事, 就是有她参与拍摄的电影《城中爱》在全美各影院上映了。
电影《城中爱》早在筹拍之初就备受关注,由“导演三杰”之一的比尔·福特执导、原作者辛西娅亲自操刀剧本、著名演员苏菲·贝恩哈特领衔主演,后来更是发生换角风波――考虑不可抗力的因素, 女二号最终改由当红女演员李·赫本饰演,这些都成为驱使观众们走进电影院的巨大动力。
纽约人电影院是全纽约最上档次的电影院之一, 拥有五个放映厅,每个放映厅能容纳观众的数量上限为三百人, 此时一号放映厅内只参差不齐的坐着几十个人, 人数虽少,但每一个都大有来头。
二十七岁的诺曼·坎德勒也在这些人当中, 他年初接替父亲成为可口可乐公司的CEO,面临着多方面的压力,一是他年纪尚轻不足以服众,董事会的一些人经常倚老卖老, 张口闭口就是“我跟你父亲做事的那些年”, 使得坎德勒空有抱负却一直施展不开。
二是公司目前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可口可乐这种饮料像是有魔力般,自1886年被研发出来就受到人们狂热的追捧,尤其是进入二十世纪后坎德勒的父亲阿萨·坎德勒以一美元的价格面向市场售出装配特许经营权,使得可口可乐所占的市场份额日益增长,紧跟着市面上出现了许多仿冒品,什么“欢乐可乐”“可乐王”“非常可乐”等等,为了保证公司的利益,也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坎德勒力排争议推出了“弧形瓶计划”。
所以诺曼·坎德勒坐在纽约人电影院观看电影《城中爱》这件事本身就说明了很多问题,更何况他身边坐着的正是电影的女主角——苏菲·贝恩哈特。
银幕上打出“THE END”,随着一阵整齐热烈的掌声,放映厅里的灯光刷的亮起来,台下的观众三三两两讨论起来,或是约好一起参加后面安排的活动起身离开了放映厅。
观众席第二排,贝恩哈特抚了抚裙褶也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她拿起桌上的黑色手包,嘴角露出一抹浅笑道:“坎德勒先生,有没有兴趣去喝一杯?”
坎德勒点点头,他侧身和后面的秘书交代几句,便和贝恩哈特去了影院对面的咖啡厅。
贝恩哈特年轻漂亮,坎德勒仪表不凡,两人走在一起十分登对,咖啡厅的侍应生误会两人关系,特意把他们带到了有玫瑰花的座位,贝恩哈特微愣了一下道:“是侍应生搞错了……坎德勒先生,需不需要换个位置?”
坎德勒看看屋内的环境,又扫了一眼窗外络绎不绝的行人,十分绅士的答道:“我倒不介意,只是贝恩哈特小姐职业特殊,如果你担心明天的新闻的话,我们可以到二楼去。”
贝恩哈特没有犹豫就听从了坎德勒的建议,咖啡厅二楼是一间间小包厢,安静而私密,十分适合谈一些暂时还需要避人耳目的事情,比如说可口可乐公司的广告代言。
“一周前我从经济人那里得知您的代言邀请,说实话我非常惊讶,当时我在想难道可口可乐公司要抛弃传承二十多年的墙体广告文化吗?后来我看了您传过来的资料,原来您是想打造一个新的公司形象、新一代的可口可乐,不过我想知道您为什么找上了我?”
坎德勒看着面前美丽迷人的贝恩哈特小姐,三分钟后,直把人看的不自在了他才移开目光,给出了他的解释:“是电影的宣传画报让我找到了你们。”
贝恩哈特首先注意到了他说的“你们”,再联系他说在前面的电影宣传画报,一些一直困扰她的问题自然明白了。
能被坎德勒记挂在心上的宣传画报自有其非凡之处。
为了吸引更多的观众走进电影院,名角影片公司特地请来一位大画家为电影画了一幅画报,画报上两个身穿一样款式、一黑一白礼服的女人并肩而立,白衣女人的手臂自然垂落,左手指尖捏着一枝红艳的玫瑰,黑衣女人的手掌握住白衣女人的左手腕,似是在阻止她丢下那枝玫瑰花。
玫瑰的花瓣向下飘落,飘落的终点是一处画的十分模糊的庄园,那庄园使用的和玫瑰花瓣同样的颜料画成的,仿佛被一片血色笼罩着,再下面就是电影的名字,依旧延续了上面的红色系。
这画报可以说十分惹人眼球,名角影片公司大手笔的复印了好几万张贴向全美各个城市的书报亭、百货商场的橱窗以及市政宣传栏,在一项街头民意调查中,被问到“近几月你最期待的电影”大部分人都回答是《城中爱》。
而当问到“影响你做出选择的重要因素”时,相当一部分人提到了电影的宣传画报,直言他们是被画报上那两个女人之间的特殊气场勾引起看电影的欲望的,这部分人又以有购买力的男性群体为主。
“容我冒昧问一句,您也是被宣传画报吸引进电影院的吗?”